瑰丽斑斓的大地画卷
——探秘甘肃张掖七彩丹霞地貌
◎ 李海广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在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肃南县境内,集雄、险、奇、幽、美于一身的丹霞地貌将无数山川、沟壑、丘陵装点得绚丽多姿,让人目酣神醉。
张掖丹霞地貌群平均海拔1850米,东西长约45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景区内有七彩云海、七彩仙缘、七彩锦绣、七彩虹霞、最佳摄影点、七彩熬河台、万象土林谷7处观景台,登临览胜,可以看到像睡美人、大扇贝、灵猴观海、众僧拜佛、小布达拉宫、刀山火海、流云带等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的景观,岩层交错明晰,造型奇特壮观,色彩交相辉映,进入其中就如同走入一个彩色的童话世界。
丹霞美名之由来
“丹霞”一词最早源自魏文帝曹丕的《芙蓉池作诗》,诗句“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描述的是天上的彩霞。后来一些诗人在不同诗境中都提到了丹霞。比如,唐代元稹的《青云驿》中:“丹霞烂成绮,素云轻若绨。”明代夏完淳的《叙怀》中:“丹霞照深池,清晖被嘉树。”晋代傅玄的《艳歌行》中:“白素为下裾,丹霞为上襦。”唐代李商隐的《和郑愚赠筝妓二十韵》中:“茜袖捧琼姿,皎日丹霞起。”
关于地质领域的“丹霞”要从20世纪20年代末说起。1929年,地质学家冯景兰在广东丹霞山开展地质调查时发现了第三纪红色砂砾岩层。这种地貌在广东仁化县附近发育很好,厚度达数百米的岩层被流水、风力等长期侵蚀,形成了堡垒状的山峰以及千姿百态的奇石、石桥与石洞,冯景兰意识到发现了一种独特的地貌景观。然而,那个年代没有任何一部西方学术著作提及过此种地貌。于是,冯景兰开始研究这种特殊的红色岩层,并以当地地名中的“丹霞”二字为其命名。同时,他用“峰崖崔巍,江流奔腾,赤壁四立,绿树上覆,真岭南之奇观也”形容这一地貌的巍峨壮观。此后,他在粤北曲江、仁化、始兴、南雄等地进行地质调查填图期间,将构成丹霞山的一套红色岩系命名为“丹霞层”,并对丹霞层的岩性组合、地貌特点以及形成原因等作了描述。
193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构造地质学家陈国达把这种红色岩层上发育的地貌称为“丹霞地形”,并将这种地形作为判断丹霞地层的标志。1978年,地貌学家曾昭璇第一次把“丹霞地貌”作为地貌学术语来使用。1982年,被誉为“丹霞痴”的地理学家黄进发表了中国论述丹霞地貌的第一篇论文——《丹霞地貌坡面发育的一种基本方式》。此后,“丹霞”作为地学术语开始被广泛使用,并最终形成了丹霞地貌的概念。
丹霞色彩之奥秘
丹霞地貌以色彩丰富奇特而著称。在七彩地貌群,随处可见有红、黄、橙、绿、白等多种鲜艳的色彩。色调有顺山势起伏呈波浪状的,也有从山顶斜插山根的平板状,在阳光映射下,犹如披上了一层五彩的轻纱,熠熠发光,异常艳丽,令人惊叹不已。
色彩的多样奇特是碎屑岩沉积物形成时沉积环境下氧化-还原程度以及气候频繁变化的真实反应。研究表明,沉积物中钙、铁离子的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层颜色的变化,尤其是铁离子。
有专家使用梦塞尔土壤比色卡做过试验,测出丹霞地貌的颜色可达25种之多。通过综合研究分析发现,丹霞地貌颜色与二价铁和三价铁的含量息息相关:当地层中的三价铁含量较大时,是处于气候较干旱的氧化环境,地层颜色以紫红、砖红为主;当地层中二价铁含量较大时,是处于气候潮湿的还原环境,地层颜色以白色、黑色为主;当地层中二价铁含量较大,且三价铁和二价铁比值由高逐渐变低时,地层颜色逐渐由红色向灰绿、黄灰、蓝灰过渡,直至黑色或白色。由此可见,气候炎热干旱与潮湿频繁交替而呈现出如此彩虹般的地层。
丹霞形成之神奇
如诗似画的丹霞地貌是如何形成的呢?科学证明,丹霞地貌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时期,是漫长历史时期地壳运动的产物,属于古老的地质遗迹。丹霞地貌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过程中发育形成的红色岩系,为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
距今1亿1千万年至1亿年是北祁连盆地坳陷期,盆地下沉的速度缓慢而均匀,形成大面积的湖盆。那个阶段的气候以炎热干燥为主,湖泊面积对应于降水的多少而变化。大量铁质和钙质成分随同地面径流进入湖盆,形成含铁或钙沉积。在蒸发强烈的枯水期,湖盆相对萎缩,于是产生大量的沉积产物,形成厚达数千米的山前坡积与河流冲刷和湖相沉积,它们以砂岩、砂砾岩、泥岩等碎屑岩交互替代组成,外观为紫红色,沉积颗粒以铁质、钙质、泥质胶结组成,外观呈红色。后期,经新构造运动地壳水平抬升或水平挤压形成褶皱,湖盆消失。再经过6500万年的风雨侵蚀、冰川作用、重力崩塌等自然力量,形成现在的地貌景观。
七彩丹霞,是天堂的彩虹坠落了人间,是亿万年历久弥新的旷世之美。在那里,你能领略到自然雕琢的壮美景观,更能见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哈尔滨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
评论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