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厅局长话找矿 | 走在前、挑大梁 在找矿征程上奋勇争先

中国矿业报 评论 2025-04-01

  ◎ 范宇新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山东省煤田地质局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使命担当,扎实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创新实施“113388”发展战略和思路,在富铁矿找矿、煤炭增储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创建“煤铁共盆”成矿理论和“煤铁兼探”技术路线,在黄河北煤田实施了山东省地勘基金项目齐河-禹城富铁矿勘查第一钻,见矿厚度119.67米,实现了富铁矿找矿重大新发现,开辟了我国富铁矿找矿新方向。“十四五”期间,提交富铁矿资源量4305万吨,2024年实施的4个钻孔全部见矿,支撑齐河-禹城地区成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以来全国首个亿吨级富铁矿资源基地。提出“禹城式”富铁矿成矿模式,构建了基于重-磁-电-震-井多元地球物理方法的深覆盖区富铁矿“空-地-井”立体勘查技术体系,突破了传统铁矿找矿单一依赖重磁方法的局限,破解了深部富铁矿体的精准识别与定位探测难题,取得了新区域、新层系、新空间找矿成效,并向华北深覆盖区推广应用。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实施煤炭、煤层气、页岩气等勘查项目450余项,创新提出多尺度找煤理论,构建基于井震联合反演物性参数的地质体定量描述方法,形成了煤系矿产“六位一体”勘查技术体系,在全国10余个地区累计探获煤炭资源量124亿吨,备案煤炭资源量55.72亿吨,助力新疆、内蒙古多个亿吨级煤炭基地建设,持续为大型能源集团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在鲁中南地区积极拓展找矿领域,在日照海域开展海砂资源、锆石砂矿资源调查评价,首次在该区域发现锆石砂矿。积极拓展多金属矿产勘查,在鲁中、鲁南、鲁东等地探获一批金、铜、钼、锌等多金属矿产,为进一步勘查奠定基础。实施矿山全生命周期技术服务,打造矿区综合安全评估的“昌吉模式”,保障了能源企业安全生产。在河南、内蒙古、安徽等地实施瓦斯抽采钻孔1万余个,累计释放高瓦斯突出煤炭资源量5000余万吨。在山西、陕西、新疆等地高效实施了煤层气、页岩气等气体勘查钻井100余口,钻探进尺13万余米,助力沁水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准噶尔盆地煤层气勘探开发。积极参与广西首个页岩气开发示范项目,实施了柳城北区块页岩气地质调查井,助力首口气井成功出气点火。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持续加大科技投入,设立科研专项,大力推进“工程项目科研化”,集中攻关地质找矿“卡脖子”关键技术,革新勘查技术方法,将三维地震探测技术创新应用于金矿找矿、盐穴储能等领域,精细刻画金矿主要控矿断裂的展布特征和盐穴空间形态。高质量建设29个重点科研创新平台,创新“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室-博士后基地-科研中心”四位一体招才引智模式。两个找矿创新团队分别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和中国煤炭工业科技创新团队。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大力实施装备提升行动,投入争取资金2.9亿元,配备物探、测绘、钻探、检验检测等各类先进装备2000余台套。联合研发的国内首台套大口径双动力头钻机投入使用。攻克钻探施工难题,全面提升钻探工程质效,禹城富铁矿深覆盖区开展钻探施工工艺技术研究,有效解决了复杂地质条件下施工质量问题,钻进效率提高了1倍以上;在新疆煤层气项目中创新钻井施工工艺,装备模块化改造,实现日进尺709米,连续刷新区块施工记录,树立了行业标杆。在陕西天然气项目实现5天转场、27天完钻的安全高效“双突破”,创造了同区块同类型单井钻效第一的纪录。创新瓦斯抽采钻探工艺,经济效益提升30%。全面推进绿色勘查“六同时”,采用了对土地破坏小、易复垦等系列工艺,创新了“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绿色勘查技术体系,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勘查经验。

  展望“十五五”,山东省煤田地质局将进一步加强深地与海洋勘查工作,立足国内,在东部地区注重攻深找盲,在中西部开辟找矿新区;走出国门,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拓宽找矿地域。积极推广“煤铁共盆”成矿理论和深覆盖区富铁矿勘查技术体系,争取更大找矿成果。加强金、稀土、锆石砂等重点矿种专题研究及煤系共伴生战略性金属矿产协同勘查与评价,拓展找矿领域。推动跨地区、跨部门多学科联合科技攻关,攻克复杂条件下深部找矿重大关键科技瓶颈,在关键性矿种上实现找矿新突破。

       (作者系山东省煤田地质局党委书记、局长)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

已有条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