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过“紧日子”成为新常态
让过“紧日子”成为新常态
——淮北矿业集团涡北选煤厂降本增效纪略
◎ 杨金钊
“1~2月份,吨原煤电耗9.01千瓦时,同比下降0.62千瓦时,节约电费38余元……”近日,在淮北矿业集团涡北选煤厂经营分析会上,一组数据揭开了该厂的改革新篇。
面对行业现状,该厂相继出台《涡北选煤厂废旧物资管理规定》《2025年废旧物资修复利用管理办法》等制度,并以“制度精度、管控细度、创新锐度”构建起立体化降本体系,走出了一条传统能源企业的精益突围之路。
制度精细
控经营指标“紧”
“我们坚持开源节流降成本,过好‘紧日子’,管好‘钱袋子’,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做深、做实‘七控一加强’,进一步增强经营活力。”该厂经营副厂长李志海说。
同时,该厂还明确各类物资的申请、使用、复用、报废等流程,推进全过程合规管理。全面梳理闲置存量资源,建立闲置物资再利用清单,将积压库存设备尽可能应用到设备改造、新项目建设中,持续推动存量资产盘活利用,促进设备价值释放和资产质量提升。
“我们严把‘计划审批关、物资发放关、维修更换关、报废处置关’4个关口,积极盘活物资使用途径,把分散的物资聚集起来、闲置的物资流动起来、低效的物资增值起来,实现物资全面盘活。在审批流程中,每个环节都标注着成本核算红线。”该厂物资管理部门负责人李雷表示。
管控细度
用管理手段“抠”
该厂从加强材料管控、减少丢失浪费、强化物资回收、规范复用行为等方面,严格考核、精准发力,在“抱西瓜”的同时,也要勤“捡芝麻”,“抠”出“真金白银”。
“2月份,机电车间成功自主完成皮带栈桥彩板加固工程,节约成本投入38余万元,在全厂树立了‘外委’转‘自营’的硬核突围新标杆。”该厂机电车间相关负责人表示。
“能自营自修的我们坚决自己干,让职工从自营项目中获得奖励。如今,车间5个维修班组没有像以往一样等着‘领任务、安排活’,而是主动向生产难题攻关,通过小改小革创新手段来增加收入。”该厂机电车间主任赵翔说。
根据集团公司近期通报的材料费考核情况来看,该厂2024年材料费减少35.73%,取得较好效果。
创新锐度
让降本措施“活”
该厂把创新技改项目作为降本增效的“压舱石”,实施粉精煤降水改造,将粉精煤回收工艺由原来的“弧形筛+高频筛+离心机”更换为“多层叠筛+离心机”,可有效提高脱水脱泥效率,降低粉精煤的水分和灰分。
“改造后的重介系统,粉精煤水分降低0.74个百分点,粉精煤灰分也由以前的12.35降到11.38,降低0.97个百分点,精煤产率提高0.4个百分点,每年可提高经济效益560万元。”该厂选煤车间主任陈伟介绍说。
此外,该厂还坚持开源节流并重,效率质量并举,通过大力开展“多洗煤、洗好煤”主题劳动竞赛,优化生产组织,加强设备维护,强化质量管控,提高生产效率和精煤质量,以优质产品赢得市场。
在该厂厂长周宗丰的办公桌上,3张对比曲线图勾勒出发展轨迹:开源、节流、提质。他表示“我们要把‘紧日子’过成‘新常态’,用‘活机制’激发‘创效源’,切实把生产成本降下来,不断激活企业安全高效内生动力。”
评论
已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