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 | 全国政协委员王焰新:如何精准“施工”新一轮“双一流”建设
◎ 蒋铭君
“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从2016年到2020年,首轮“双一流”建设实施以来,各项工作有力推进,改革发展成效明显,推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迈上新的历史起点。为着力解决“双一流”建设中仍然存在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供给能力不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不够精准、资源配置亟待优化等问题,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
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任务的重点是什么?“双一流”建设如何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和示范引领?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围绕上述重要问题,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
提升高层次创新人才供给 服务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双一流”建设高校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有何短板?面向未来,怎样才能更好地服务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王焰新认为,“双一流”建设在人才队伍建设上的短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战略科学家、学科领军人才缺乏,亟需培养更多创新型国家的“领头雁”人才。学科带头人在开展有组织尤其是跨学科、跨机构科技创新、取得有显示度的标志性成果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运用人工智能等科学方法、手段推动关键领域技术转型升级的能力还需增强。
二是科技人才梯队建设存在断层,科学评价机制亟待改进。当前,高校存在优秀后备青年人才不足,在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方面存在断层隐患。在学术上平等批判、理性质疑、挑战未知、勇于冒险、宽容失败的科学精神亟待培育和加强;学术不端行为屡禁不止,这类现象导致我国在一定时期内在原始理论创新等方面与国际一流仍有差距。
三是产学研深度融合有待加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广度和深度需不断提升。高校既是创新成果的主要来源,也是科研成果转化的中坚力量。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是衡量高校学术水平和科研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但目前来看,科技成果没能很好转化为生产力。
同时,王焰新表示,想要更好地服务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突出培养一流人才导向,着力建设成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其次,要坚持“四个面向”,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再者,要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鼓励和支持科技领军人才挂帅出征;然后,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在支撑高质量发展中贡献更大高校力量。“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加强与企业、与行业的交流与合作,围绕国家重点领域、重点产业,进行产学研协同攻关,助力打造“创新中国”。
一流本科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任务和重要基础。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周期长、见效慢,且不直接关联科研产出,部分高校仍存在重研究生教育轻本科教育、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如何巩固和加强一流本科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对此,王焰新指出,首先,在思想认识上,要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好中国特色高校的“本”,把本科教育作为办出世界一流大学的“根”;其次,在改革推进上,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构建全方位全过程深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机制,强化科教协同育人,深化国际合作育人;再次,在教育形态上,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一流本科建设插上智能的翅膀;另外,在评价导向上,要用好“指挥棒”,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完善教学科研机构的主责评价,完善育人导向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完善成长成才导向的学生评价机制。
交叉融合 提升服务国家战略能力
目前,“双一流”建设在国家重点急需的领域和方向上,在服务国家科技自强方面仍有补强空间,新一轮建设以“十四五”期间国家战略急需领域作为指引调整建设学科指南,对拟建设学科的匹配度、水平和发展质量等进行综合考查,尤其加大基础学科、理工农医和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布局。针对当前“双一流”建设,具体在哪些学科、哪些领域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还不够精准?对此,王焰新从以下三个领域进行分析解答。他指出,学科交叉融合领域,多学科交叉会聚与多技术跨界融合还没有成为常态,需要进一步推动“专精特新”遍地开花;地球健康学科领域,碳中和的研究“全链路”尚未全面贯通,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双碳创新”的体制机制;“学科+人工智能”上的探索还不够,更多把人工智能作为学科建设的技术手的支撑,还没有形成学科建设的思维模式。
此外,王焰新强调,面对“十四五”时期的新挑战、新要求,“双一流”建设高校应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方面进一步提升服务国家战略能力。一要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二要推进举校科研体制建设,攻坚“卡脖子”科技难题,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构建特色鲜明的科研组织模式,聚焦“高精尖”努力产出有显示度的重大科研成果;三要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学科链、人才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四要打造“大学文化+互联网”,构建引领智能时代的精神文化;五要坚持“开门办学”,推进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深度互动的国际合作网络,主动融入全球创新创造,积极主动传播中国文化,加强中外人文交流。
优化资源配置 实现特色发展
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强调要以学科为基础,淡化身份色彩,探索自主特色发展新模式,引导高校在各具特色的优势领域和方向上创建一流。“双一流”建设高校应如何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以实现真正的特色发展?王焰新认为,把握好国家战略与自身发展的关系,推进有激励的分配制度改革是重中之重。他进一步强调,“双一流”大学要坚持走特色化、创新型发展道路,优化资源配置方式,把有限的优质办学资源优先保障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提升学校办学核心竞争力。坚持战略引导,积极融入相关国家重大战略,找准服务全国大局、支撑自身发展的结合点,发挥智力高地引领辐射作用,以更高质量的教育供给和更高水平的科技、智库服务。
同时,王焰新表示,把握好优势学科与支撑学科的关系,完善学科生态体系,形成高原上有高峰、牵引带动、相互支撑的学科布局也至关重要。他建议,做好统筹布局,强化关联生长,在巩固提升特色学科地位的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学科生态体系,加强基础学科、支撑学科建设,培育新兴交叉学科,以点带面,形成高原上有高峰、牵引带动、相互支撑的学科布局。
“‘双一流’大学要让‘冷板凳坐得住’。”王焰新说,对重大前沿性原创研究要实行更有弹性、更加包容的评价,为更多“十年磨一剑”的高质量原创性成果提供延绵不绝的助力。另外,要正确评价基础科学对新兴技术的支撑作用,对重大成果开展关联性、支撑性评价,打牢支撑学校高水平科技创新的“四梁八柱”;要有机推进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发展型激励等相结合的育人评价体系,激励更多教师争做“大先生”。
评论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