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温暖的行囊,从春天出发
——中国生态地学诗派作品专辑
兴文王山石阵兵书
■ 胡红拴
一封家书
邮寄了五亿年
兵书上的文字
写成了豹斑灰岩
纪事宝屏
石岩,化成了僰人的故事
春的图腾
石,也可说出意的斑澜
拨开云,点燃起太阳的火炬
山家的诗,似醇酒醉了山原
林间漫步,多少次
心流似乎在与亘古对话
石的心事儿
也许是
眼前飘过的
那团云烟
作者简介:胡红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诗歌委主任,《新华文学》主编。历任中山大学、广州大学等高校客座(兼职、特聘)教授;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在春天的原野上
■ 华 野
周末。爸爸在地质队值班
妈妈骑车带女儿去郊外
踏田间小径,看春暖花开
赏枊枝轻摆,沐春风拂面
必然,要给学前班的女儿照两张相
回家再给加个头花美个颜
田野上,女儿的笑声银铃一样灿烂
萌萌地喊道:妈妈,谁说二月春风似剪刀
我觉得二月春风暖气烧,一动就浑身冒汗
望着女儿细汗浸润的小脸蛋
妈妈笑了,瞬间感到生活的美好
操劳后的释然
虽然乍暖还寒,但春已在眼前
再过几日原野便绿草茵茵,百花吐艳
作者简介:华野,本名鲁晓华。中国煤矿作协理事、中国自然资源作协重点作家、诗歌委委员,河北省作协会员。著有长篇小说、散文集、诗集等。
春天的河
■ 鲁 微
屋后 有一条河
一条一直默默流淌的河
河的对面 是黑黑的森林
每年的春天或夏日
常有异国的少女从林中闪出
然后 对着默默流淌的河流
唱歌 起舞 或濯衣
屋后 有一条河
一条一直以来默默流淌的河
随着季节的更替
河道时而窄了时而更阔
就有鸟儿倏忽间去了异国的土地
时而又来到了我家的屋前
此时 我正坐在菜地里
读一本新书
新书里描写的是一个古老的故事
屋后 有一条河
一条一直默默流淌的河
漫天飞雪的时候
黑黑的河水在厚厚的冰下汩汩涌动
此时 在任何一个地方
你都会听到生命的声音
这种声音
是大地的心跳
在河的内部
雀跃着永恒
屋后 有一条河
一条一直以来默默流淌的河
默默的河流什么也不说
只以温柔的方式叩问远方
以水固有的形式进入大海
默默的河流从很远的远方来
大海说 它的名字叫黑龙江
大海还说 此时 我这里的海风正暖
而很远的北方
正大雪飘扬
作者简介:鲁微,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协十代会代表,《北方文学》主编,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报告文学专委会主任。作品在《人民文学》《诗刊》《星星》等刊发,出版小说集、报告文学集、诗集等8部,编辑文集20余部。
春之溪谷
■ 胡 伟
如果不是声音细微提醒,如何看见清澈似无的泉
如果不是水面波纹抖动,如何看见瘦小的鱼在游动
干净无尘的鸟声在山谷回荡
把我慢慢提升到一片灰绿的枝头
那雨后的杜鹃花,打开粉色的皱褶
晶莹的露珠还在滚动
褐色的土壤铺满细软的青草
新鞋子不忍去踩踏
我发沉的身躯,正好压住四面八方吹来的柔风
这一切,都埋藏在我的记忆深处
在城中,我每年春天生一种病
到夏天,才会慢慢自愈
作者简介:胡伟,中国林业文联副秘书长,《生态文化》杂志主编。中国生态地学诗派发起人之一,生态诗歌倡导者。
寻 矿
■ 王富祥
从春天出发。带上温暖的行囊
像一名考古队员,沿着经纬的网格
在时间尘封的大地上
寻找隐名埋姓了亿万年的元素:
它们根植于荒凉泥土里。平凡身世
有与众不同的质地。历经前世今生的风霜
内心仍然从容。小铁锤轻轻一叩
便唤醒坚毅的信仰当当当脆响
它们从来不用美颜。内心朴素
思想却光芒万丈。吹开浮土
金属的亮度肉眼可见。光照下
闪烁的内心,辐射出逼人的能量
它们沉重的手感,坚锐且内涵丰富
不会因为风雨的冲刷流失自我
这样的硬度,适合用高温熔炼检验
提炼出的骨髓用于铸造大国重器的头颅
我从春天出发,把春走到冬
穿越人生四季。我从南走到北
从海平面走向堆满积雪的白发峰岭
我走一路为祖国盘点一路冬眠的宝藏
作者简介: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在《诗刊》《星星》《诗选刊》等发表诗歌数百首。著有诗集《越过夏天的地界》。
望见春光
■ 谢安军
我看见一个村庄里的春天
春风轻拂山岗,菜花寂静绽放
白鹭掠过池塘,竹影掩映农房
春雨过后,母亲弯腰翻耕菜地
这样的春日,让我沉醉故乡
我看见河谷对岸上的春天
桃红梨白,古碉藏寨
一面山绘成一幅水墨画卷
所有路过的人,满眼眺望
美人谷的春色在姑娘脸上流淌
我看见新闻联播中的春天
江河奔流,牧群转场
草木回青,春山在望
高铁上行进的万千气象
奔赴一派诗意磅礴的春光
作者简介:诗作散见《星星》诗刊、《草堂》诗刊、四川日报副刊等,著有文集《拾花忆》。
蝴蝶兰
■ 张 牛
蝴蝶兰,草拟蝴蝶的联想
勾勒或擦皱紫红,粘贴白与黄
画风突变在繁简之间
灼烧的斑斓,朵朵欲飞
花苞梯状层叠,枝枝攀援而上
感染了三两叶片,摆弄风情
幻想的翅膀,舞动在一根弦
浪漫从未停止。倾注的一面
如风,一波一波地拨浪
若有若无,听闻虚设的微澜
作者简介:张牛,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诗歌委副主任,阳江市诗歌学会会长,阳江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蓝鲨》诗刊主编。
爱春天
■ 汪 洋
爱春天
爱晨风吹拂的山川
爱上你乌黑的发辫,簪满细碎的星辰
爱宁静,让时针停下来爱吧
垂柳正从湖水中长出倒影
一阵风过后,所有的声音都沾满了花粉
所有的重逢,都是一首诗的诞生
爱能有什么秘密呢
春天,又能将什么辜负
捧起你的笑容,就会觉得
没有誓言的天空才是美好的
因为爱,本身就是回答,不用在疑问中
周旋。如同原野荡漾出的马匹
天空沉淀出的彩虹
作者简介:汪洋,江苏滨海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特聘作家。
春天的符号
■ 贺 斌
三月的脚步,叼着几支唯美姿态的春色
急匆匆地绚烂成醉人的诗篇
花儿以曼妙的身影,相约在来的路上
挨挨挤挤,簇拥于地头田间,山坡路旁
葱郁怒放,全景展示最阳光的笑脸
掀动一季花开成海,哪怕一角的芬芳
也恰到好处。春风的张力,吹皱一池水面
漾起的涟漪,带有几分矜持与神秘
淅淅沥沥的春雨,则让孤寂一冬的土地
咧嘴咽下甘露,滋养新芽,纯粹得撩拨心扉
感知季节的美,除了过足眼瘾外
还需再饱口福。茵陈,荠菜,榆钱,小蒜
以最鲜美的味道,供我们嚼食春天
我摘下掠眼的风景,用一纸素笺画成春天的符号
看着娉婷,鲜妍,书写不同的花语和词章
作者简介:贺斌,鲁院学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协诗歌委员会委员、自然资源“525”重点作家、《地学诗歌》副主编,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协会员,曾荣获中国徐霞客诗歌散文奖等奖项。
春天,树叶安静
■ 孙大顺
树叶,把去年的愿望交给
一只疲惫的候鸟
风在十米之外有了形状
万物都有了动静
抒情在所难免
只有树叶不知人世深浅
那只疲惫的候鸟没有出现
光落在树叶上,替春天出头
要带来一个童话。祈祷
仿佛来自天空,或是森林深处
多么盲目,树叶还是放不下
背面的一小块暗斑
春天到了,人们越过千山万水
把目光转向族谱之上的苍山
用阳光洗脸的池塘弄出声响
村庄用老屋弄出声响
只有树叶越来越安静
把希望挂在葱翠的枝头
作者简介:孙大顺,中国作协会员,21届鲁院高研班学院,参加第7届青创会,中国自然资源作协全委、签约作家。
风过池塘
■ 滕红光
风吹过池塘
一半从冰上划过
一半在水面留下云浪
那些树木,早已被雪洗得一尘不染
期待着,披挂崭新的春装
旧装已经脱在冬雪覆盖的断桥
蛰伏的欲望
迫不及待地随风蹁跹,仿佛是蝴蝶在天空行走
最是那枝横梅
一枚旧叶 ,一缕新香
迎春怒放,像一个端庄的在大明湖静坐的女子
眉宇间,打开尘封的折扇
林间传来古曲古调 ,斑驳的音符
拼凑着古老的民谣
路上新人新衣 ,风来风往
被推着行走的是人生的两端
遗忘塌陷在遗忘,希望支撑着希望
风已越过高墙
远方衔着远方
作者简介:滕红光,自然资源部作协诗歌委员会委员。有诗歌发表在《北方文学》《新时代诗歌大观》,《中国矿业报》《吐鲁番日报》《澳门晚报》等报刊或丛书。
春分叙事
■ 陵 少
冰冷的雨水,像花儿一样
从天而降。这些包裹着
樱花香甜的雨水,被冷风携带
穿过空落落的广场
穿过傍晚时分稀疏的灯火
把你像云团一样簇涌着
推向虚空
东风C6降低的话题已被
硅谷银行破产取代,被引曝的
GPT4.0,不知道会否带来
连串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站在高架桥下
你清楚地看见春风吹动湖水
缓缓东去,湖面上
一群野鸭子正欢快地
嬉戏。令我担忧的是
它们会不会收到
来自国际刑事法院的
“逮捕令”?
作者简介:陵少,本名任善武,诗人,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2018年-2020年度驻会作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特聘作家,垄上花开文学沙龙创始人之一,《垄上诗荟》栏目主持人,出版诗集《沿着一条河流北上》,现居荆州。
春风如美酒
■ 黑 马
春天的风如美酒
光吹着,就让人陶醉
有人,用画框取走了春天
有人,让春天住进心里来
镀金的黄土地,生长谷物,也生长青草
天空的蓝融化了忧郁的心
大地是一只摇篮
我们被阳光轻轻地拥抱
美,从一片油菜花地出发
在抵达另一片油菜花地的过程中
诗篇,从花朵的芬芳里诞生
星空,编织原野广阔的梦境
泥土和虫鸣的夜晚,自由与快乐的吟唱
春风在时光中一路狂跑
明月夜,一颗心陶醉在湖底
我的心,比湖泊更辽阔
头顶的星群南移,如果躺下身来
爱情就无限接近了苍生
你眼中的青草和昆虫,成为春天的合奏
春天的风如美酒
青涩而卑微,在风吹动时
常常被人们忽略
作者简介: 黑马,本名马亭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中煤地质报副刊主编。曾获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中华宝石文学奖、中国·曹植诗歌奖、全国十佳诗人奖等,部分作品被译往海外。
身体里的山河
■ 杨 立
山峰起伏,巍峨是
一块一块石头,堆叠的
江河宽阔,奔腾是
一溪一溪春水,灌满的
身体挺立,曲线是
一根一根骨头,支撑的
眼眸清澈,灵动是
一滴一滴眼泪,滋润的
骨头里的钙,眼泪中的盐
像远古地层中
韵律似地沉积着蔚蓝
我的身体深刻成褶皱
交织着刚与柔
山河,是放大的我
而我,是微缩的山河
作者简介:杨立,供职于四川省第三地质大队。中国自然资源作协会员,曾参加鲁迅文学院国土班培训。作品散见于《中国自然资源报》《中国矿业报》《星星》等报刊。
评论
已有0条评论